7种脚部保健方法,让你不再为足所困!
来源:
|
作者:pmo7fc8f3
|
发布时间: 2017-05-08
|
747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中医经络学说认为,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,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,脚背、脚底、脚趾间汇聚了很多穴位;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,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销与大脑相连,是人体的保健“特区”,充分开发这个“特区”的保健潜能,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
中医经络学说认为,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,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,脚背、脚底、脚趾间汇聚了很多穴位;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,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销与大脑相连,是人体的保健“特区”,充分开发这个“特区”的保健潜能,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。彭世修脚表示,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。
浴足养生
浴足与洗脚相似,但是不尽相同。开始时水不宜过多,浸过脚趾即可,水温在40-50℃。浸泡一会儿后,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,水温保持在60℃左右。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者互相搓动,以促进水的流动。每次持续20-30分钟,以身上感到微热炎上。
晒脚强身
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,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-30分钟,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。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,促进全身代谢,加快血液循环,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,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。对佝偻病、鼻炎、贫血、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。
动趾健胃
经络理论认为,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,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,故脚的二趾、三趾粗壮有弹性。
胃肠功能强的人,站立时脚趾抓地很牢固。
胃肠功能较弱的人,不妨经常锻炼脚趾。彭世修脚认为,每天抽出一点时间,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,或在坐、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,持之以恒,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。
锤脚健身
用一根捧捶轻轻捶击脚心,每次50-100下,使之产生酸、麻、热、胀的感觉,左右脚各做一遍。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,促进血液循环,有健身防病之效。
晃脚解乏
取仰卧位,两脚抬起悬空,然后摇晃两脚,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,每次做5-6分钟。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解除疲乏感。
搓脚舒筋
脱掉鞋,把一个网球大小的球状物顶在脚心,来回滚动一两分钟,这样能够帮助你防止足弓抽筋或者过度疲劳。
暖脚防病
彭世修脚认为,适当保暖“寒从足起”,冬天要特别注意。脚掌远离心脏,血流供应少,表面与上呼吸道,尤其鼻粘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。所以忽视脚腿的保暖,易伤风感冒。秋冬时节,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暖。